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体制改革>>机构改革
结合实际 注重创新 科学设置新增机构
发布时间:2011-12-31 录入人:石永海 来源: 点击次数:  
——红河州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几点做法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的职能,结合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前提条件下,科学设置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合理区分岗位职责,真正实现让改革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是突出民族特色,在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上求创新。红河州是一个民族大州,有哈尼族、彝族等10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数的57.2%,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习俗和不同的宗教信仰,民族问题错综复杂,改革以前,一些乡镇在处理和协调民族宗教事务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大、行政成本较高。这次改革中,红河州在《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民族乡根据《云南省民族乡工作条例》规定,合理配备人大主席、副主席”,为各县市乡镇机构改革提供了法规依据。在《意见》指导下,绿春县大兴镇为协调做好哈尼长街古宴系列以及哈尼日常礼俗活动,推进哈尼文化对外交流,促进哈尼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民族文化人才,保护、扶持优秀民间艺人和濒危文化传承人,做好少数民族和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工作而增设了民族习俗传承服务中心;个旧市沙甸区是回族聚居区,为更好地承办民族宗教事务、维护民族、宗教社会稳定等工作,增设了民族宗教服务中心;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老寨苗族乡为做好民族地区各种协调工作,专设1名人大副主席分管该项工作;屏边县新华苗族乡的主要领导为苗族主体民族,民族事务也有专人负责管理协调。
二是突出地域特征,在服务“桥头堡”建设上求创新。从地域特征来看,红河州地处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前沿地段,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核心区域,辖区内河口、金平、绿春三个县均与越南接壤,其中有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和若干个边贸互市点。近年来边贸往来、文化交流频繁,是云南省乃至全国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加强合作与交流的陆地大动脉、重要的国际大通道。随着双边、多边贸易的增加,当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针对这些特点,绿春县的半坡乡、平和乡分别增设了边境贸易和橡胶管理服务中心、边境贸易和绿色产业服务中心,承担边贸市场日常管理及口岸建设的组织协调,引导边民积极参与边贸互市,为从事边境贸易的边民提供便利服务,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障胶农利益,承办绿色产业产品基地建设、产品标志申报和专用生产资料申报等工作;金平县金水河镇增设了口岸服务中心,负责金水河口岸联检楼相关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管理监督好金水河口岸新区建设规划的组织实施并做好外事工作。个旧市鸡街镇结合红河工业园区的建设实际和发展趋势,增设了工商业发展服务中心。个旧市锡城镇是城市核心区,结合传统产业锡矿开发和锡金属系列产品项目研发等实际,增设了城乡开发服务中心。
三是突出时代特点,在与时俱进设置机构上求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社会管理事务和公共服务事宜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协调办理。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职能是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为此,红河州各个县市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增设了相应的机构。结合乡镇产业发展现状,元阳县14个乡镇增设了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研究制定乡镇各项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协调各项产业发展工作。泸西县中枢镇、弥勒县弥阳镇为配合做好城镇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廉租房建设等相关问题,增设了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个旧市大屯镇、泸西县的8个乡镇还针对农村农产品产业链的多元化特点,以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合作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为主要职责,增设了统筹发展服务中心。蒙自市的11个乡镇、建水县临安镇、曲江镇为全方位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增设了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建水县岔科镇、李浩寨乡增设了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南庄镇结合工业企业入住辖区内工业园区的实际,增设了工业园区协调服务中心。西庄镇结合古镇风貌维护和旅游景点建设的实际,增设了旅游小镇管理服务中心。官厅镇、普雄镇等8个乡镇根据近年来辖区内小型矿山等企业不断增加的实际,增设了企业管理服务中心。弥勒县弥阳镇辖区内煤矿较多,为加强对矿山的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增设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
这次改革,红河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各地实际,科学设置新增机构,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深入开展,在保证乡镇工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形成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和谐统一。